电阻串联电压是多少(电阻串联相当于什么)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4

本文目录一览:

两个33欧电阻和两个17欧姆电阻的电阻380V的电压串联各是多少伏多少瓦...

欧电阻上的电压是124V,17欧电阻上的电压是66V。下面是分析过程。电压、电阻、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电流与电压是正比关系,电流与电阻是反比关系。其表达式是:I=V/R。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此电路中,总电流是,I=380/(33+33+17+17)=380/100=8A。于是,由I=V/R,推导得,V=IR。

电阻的工作电压是有最大值限制的,并不是多少伏都可以。限制电阻的最大工作电压主要是由它的耗散功率决定的,电阻生产制造完成之后,它的制造材料、形状、体积、散热方式决定了它能承受的最大耗散功率,即电阻功率。通过电阻功率P=U×U/R就可以计算出电阻正常工作情况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

V/33=0.45A,0.45*15=8W。实际上电阻不是直接接在15V上的,所以功率不会这么大。最好,测一下电阻两端的电压,公式简化为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就是电阻上承受的功率了。

电源串联一个电阻后的电压是多少

伏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同的,而电压是各个元件的电势降落之和,每个设计会有不同的数据,因此电源串联一个电阻后最低的电压是20伏特。

计算电压经过电阻后的输出电压,使用公式:出来的电压=3V-1K*I。这里的I代表经过电阻的电流。首先,假设电阻没有接任何负载,即为开路状态。在开路状态下,没有电流通过电阻,因此,电阻两端没有电压降,输出电压依然为3V。

如果电路处于开路状态,输出电压为12V,因为没有电流通过,电压未被消耗。当电路闭合时,输出电压会有所变化,取决于连接的负载电阻大小。按照电阻分压原理,可以通过特定公式计算闭路状态下的电压值。假设负载电阻为1kΩ,我们可以使用分压公式进行计算。

测量到的电压是220×100/101=218V 可见,串联上100K电阻后,测量到的电压与所用的电压表有关。如果要串联灯泡,则灯泡不会亮。目前能找到的最小功率的灯泡约0.5W左右,1V电压时,电流也需要500mA,电阻为2Ω,串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为:220×2/100002=0.004V。和短路差不多。

如果经过一个电阻之后,什么都不接,那就是开路了,此时没有电流,电阻上也就没有电压降,所以,出来的电压仍然是3V。如果,1K之后再接一个2K的电阻到3V的另一端,那么就形成回路能力,电流I=3V/(1K+2K)=1mA,那么,经过1K之后出来的电压就是3V-1K*1mA=3V-1V=2V。

两个电阻并联,电压怎么算?

计算公式:P=U*U/R=I*I*R 第一个电阻允许通过的电流是0.2A,第二个电阻允许通过的电流是0.6A。两个电阻串联之后,链路上的阻值为200ohm,最大电流不能超过0.2A,则电压不能大于40V。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电功计算公式 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并联电阻计算方法如下。总电阻值的计算:1/R总=1/R1+1/R2+1/Rn,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特别的,两电阻并联总值为:R总=(R1*R2)/(R1+R2)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并=R/n。

三个电阻串联,R1=3欧,R2=6欧,R3=2欧,电路的总电流I=10A,求各电阻上的...

因为三个电阻是串联的,所以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是I (10A)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的阻值×通过该电阻的电流。

R3//R4=1/(1/3+1/6)=1/(3/6)=2欧。总电阻=R1+R2+(R3//R4)=14欧。U为外加电压源的输入端。

R2=6欧姆和R3=6欧姆并联为3欧姆,再与R1=3欧姆并联为5欧姆,三个电阻并联总电阻求法和顺序没关系。

解先将电源进行等效变换。将Us1和R1等效为:一个(20 / 3)安的电流源(上负下正)和一个6欧电阻并联。将Us2和R2等效为:一个(22 / 3)安的电流源(上负下正)和一个3欧电阻并联。

当两个电阻R1和R2(分别为2欧和6欧)串联在12V电源上时,我们可以求出电路中的电流I。根据串联电路的知识,I = U / (R1 + R2) = 12 / (2 + 6) = 12 / 8 = 5A。这意味着电路中的电流为5安培。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R1两端的电压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