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电阻曲线(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一节电压)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4

本文目录一览:

三测表曲线怎么看

三测表曲线这样看:电压曲线:电压曲线是直线下降或者上升的趋势,直线的斜率可以快速给出所测电路元件的电阻值。斜率越高,则所测电路元件的电阻值越小。电流曲线:电流曲线是直线或曲线的特征。直线表示所测电路元件是线性电阻,曲线表示所测电路元件是非线性电阻。

电阻随电压变化曲线

伏安特性曲线图常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以此画出的I-U图像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图。伏安特性曲线是针对导体的,也就是耗电元件,图像常被用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规律,是物理学常用的图像法之一。

纯电阻电路就是通电的状态下,只有发热而没有对外面做机械能的功。也就是线性电路。电阻R的大小不同时,其直线的斜率不同。当电阻R大时,直线的斜率大,反之则小。

I=(E-U)/r P=UI=(EU-U^2)/r,是一个关于外电压U的二次函数,其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因为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其两端施加的电压平方成正比,所以,可以列出 P = U^2/R关系式。根据上边的曲线,带入几个数据。带入第一组数据(U=2,P=1)得到:1=2^2/R 推出 R = 4;带入第二组数据(U=4,P=4)得到:4=4^2/R 推出 R = 4;可知,上述曲线满足 P = U^2/4的关系。

外端电压U由电流I乘以电阻R得到,即U = IR。将电流I的表达式代入得到U = E * R / (R + r)。 进一步简化外端电压U的表达式,得到U = E / (1 + r/R)。 外端电压U与外电阻R的关系函数为E / (1 + r/R),这个函数描述了外端电压U如何随着外电阻R的变化而变化。

电阻不变电压电流曲线为一直线。当电阻增大的l直线在原直线下方。当电阻减小时直线在原直线的上方。

外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函数图像

1、外端电压U由电流I乘以电阻R得到,即U = IR。将电流I的表达式代入得到U = E * R / (R + r)。 进一步简化外端电压U的表达式,得到U = E / (1 + r/R)。 外端电压U与外电阻R的关系函数为E / (1 + r/R),这个函数描述了外端电压U如何随着外电阻R的变化而变化。

2、如果图中的U是路端电压,R是外电路总电阻,那么图中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3、①路端电压: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U=E-Ir, 路端电压随着电路中电流的增大而减小;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情况:R↓→I↑→U↓,反之亦然。

4、首先,要清楚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式: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外电阻外为R,则电源的输出功率P为:P=I2R=E2R/(R+r)2 利用几何画板探究 启动几何画板后。点击画板左侧的线段直尺工具,在绘图窗口画一线段。

5、如右图所示,随着二极管两端电压的递增,电流并没有线性递增。给定外电压,可以用V-I线来估计电流,而不能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因为电阻会因为电压的不同而改变。另外,只有当外电压为正值时,电流才会显著地递增;当施加的电压为负值时,电流等于零。

6、电流流出正极就是输出功率,流入正极就是吸收功率。下面的图:电阻端电压为10V(左负右正),电流源端电压为15-10=5V(上正下负)。此时电压源输出功率,电流源吸收功率(电流源端电压上正下负)。

关键词:电压电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