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定理计算电压(叠加定理计算电压的公式)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42

本文目录一览:

叠加定理求电路电压

叠加定理:U=U+U=12+24=36(V)。

用叠加定理计算,假定u=u1+u2:12v电压源作用时,电流源相当于开路,此时,u1 = 12v x6/(3+6) = 8v;2a电流源作用时,电压源相当于短路。此时,6ω与3ω并联,2ω和7ω并联,两者再串联。

U1 = 5V (2)电流源单独作用,电压源短路,12Ω 与 6Ω 并联是 4Ω ,加 6Ω 后与上方 6Ω 反比例分流:I = - 12 * 6 / (6+4) = - 2 A ; 电流方向与电压方向相反,取负值。

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开路处理:U1 = 6 * 1 / (5+1) = 1 V ;电阻串联,正比例分压 。(2) 电流源单独在用,电压源短路处理:I2 = 6 * 5 / (5+1) = 5 A ;电阻并联,反比例分流 。

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1、电压是电流乘电阻):U=5×2/3=10/3(V)叠加:2/3-2/3=0(A)、20/3+10/3=10(V)或者2A×5Ω=10V。

2、叠加定理:I1=I1+I1,I2=I2+I2。——本题使用叠加定理也可以分为3个独立电源进行,即UsUs2和Is,确保单独作用时,其他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即可。14题也是使用类似方法,由于具体数据未知,不再赘述计算过程。

3、解: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源开路,上图。u=10×4/(6+4)=4(V)。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短路,下图。u=-4×(6∥4)=-6(V)。叠加定理:u=u+u=4-6=-6(V)。

4、电压源单独作用:I`=120/[6+3//(2+4)]=15A、U`=4x15x3/(3+2+4)=20V 电流源单独作用:I``=-[3/(6+3)][12x4/(4+2+6//3)]=-(1/3)(6)=-2A、U``=4x12(4+2+6//3)/[(4+2+6//3)+4]=24V I=I`+I``=15-2=13A、U=U`+U``=20+24=44V。

5、U1 = (120 * 2/8) * 4/6 = 20V (2)电流源单独作用,电压源短路:I2 = 0.5 * 12 * 3/9 = 2A U2 = - 12 * 0.5 * 4 = - 24V (3)合并:I = I1 + I2 = 17A U = U1 + U2 = - 4V 电源分解后的电路就是中学的电阻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叠加:U=U+U+U=80/3+0+10/3=30(V)。

用叠加定理计算,假定u=u1+u2:12v电压源作用时,电流源相当于开路,此时,u1 = 12v x6/(3+6) = 8v;2a电流源作用时,电压源相当于短路。此时,6ω与3ω并联,2ω和7ω并联,两者再串联。

解:5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10V电压源短路,上图。U=5×(8∥4+6∥2)=5×(8/3+3/2)=5×25/6=125/6(V)。10V电源单独作用时,5A电流源开路:U=10×8/(4+8)-10×2/(6+2)=20/3-5/2=40/6-15/6=25/6(V)。

叠加定理求详解,具体思路?

1、叠加定理:I=I+I=-0.8+0.8=0(A)。

2、KCL:I+3=U/2,所以:I=25-3=-0.75(A)。叠加:I=I+I=3-0.75=25(A)。

3、叠加定理,就是将电路中的各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分别求出单独作用时电路的响应x、x、x...,然后根据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叠加性质,得到电路的响应为:x= x+x+x+...。例如下图,求电路的响应U。Us单独作用时,Is开路:U=Us×R3/(R1+R3)。

4、叠加:i(t)=i(t)+I(t)=1+2√5/3sin(2t+133217°) A。

叠加定理求电压,求大神帮忙,最好有解题步骤,谢谢了。

1、解:12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2A电流源开路,上图。Uab=12×3/(3+3)=6(V)。Ucb=12×6/(3+6)=8(V)。所以:U=Uac=Uab-Ucb=6-8=-2(V)。2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12V电压源短路,下左图。电路改画为上右图。R=3∥3+3∥6=5+2=5(Ω)。

2、第二个支路两端电压为:U2=3×3∥3=5(V),因此上端3Ω电阻的电流为:I2=U2/3=5(A),方向向下。根据KCL:I+I1=I2,所以:I=I2-I1=5-1=0.5(A)。叠加:I=I+I=6+0.5=5(A)。

3、解:电流源对U的贡献Ui:电压源短路并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Ui=6×6//6÷(2+1+6//6)=6×3÷6=3(V)电压源对U的贡献Uu:电流源断路:Uu=6×6//(1+2)÷(6//(1+2)+6)=6×2÷(2+6)=12÷8=5(V)∴U=Ui+Uu=3+5=5(V)U=5V。

4、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开路。由于电流源为直流电,故电感短路、电容开路。由于R1=R2=1Ω,所以:i(t)=2/2=1(A)。叠加:i(t)=i(t)+I(t)=1+2√5/3sin(2t+133217°) A。

5、解:3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9V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外电阻为:R=5∥(1+6∥6)=20/9(Ω)。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1=3×R=3×20/9=20/3(V)。1欧姆电阻的电流为:I1=U1/(1+6∥6)=(20/3)÷4=5/3(A)。因而:U=I1×(6∥6)=(5/3)×3=5(V)。

6、根据KCL:I1+3I1/2+4=0,I1=-8/5(A)。4Ω电阻两端电压为:U1=6I1=6×(-8/5)=-48/5(V),方向下正上负。受控电压源电压为:U2=10I1=10×(-8/5)=-16(V),方向如图。根据KVL:U2+Us+U1=0,所以:Us=-(U1+U2)=-(-48/5-16)=26(V)。

电路的题怎么做的?

1、第一:基础。电学里的相关基础知识要掌握,比如串并联的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然后是相关的电功,电功率,焦耳热等相关公式以及变形式需要掌握。第二:思路。做题的基本思路,如何去理解这道题,考到了什么知识点,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

2、具体做法是:(1)通过审题、审图,首先弄清电路的结构,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若题目给出了电路图,要用“去表法”,分析各导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若题目没有给出电路图,则要分析题意,判断电路的接法,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其次,是电路问题,跟做任何事一样,先记住最简单或者是罪经典的,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串联后总电阻大于任一个分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任一个分电阻,这在选择、填空题很有用,也可以用于计算机的检查。电压,电功率等你自己可以推导一下。

4、解:设I2(相量)=10∠0°A,则:U1(相量)=I2(相量)×(-j1)=10∠0°×1∠-90°=10∠-90°=-j10(V)。即:U1=10V。电阻电流:I1(相量)=U1(相量)/R=-j10/1=-j10(A)。

5、再者,如果是串联电路,就把电流当做等量关系来列返程,就是说,把几个用电器的电流用电压除以电阻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是并联电路,就根据电压不变来列等式,就是说,把几个用电器的电压用电流乘以电阻的方式表达出来。

6、对于含有受控源的网络,需要采用“加压求流法”来计算等效电阻。如下图,端口外加电压U,设流入电流为I。根据KCL,1Ω电阻的电流为:I+0.8U,方向向下。KVL:0.4×I+1×(I+0.8U)=U。整理:0.4I+I=U-0.8U。4I=0.2U。因此:Rab=U/I=4/0.2=7(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