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电压幅度(输出电压幅值)
本文目录一览:
信号发生器的幅度和电压有关吗
有。信号发生器有一定的输出电阻,就像电源有内阻,接上负载后路端电压就会下降。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度变化程度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电阻的大小以及被测电路的输入电阻大小有关。被测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下降越多,所以说信号发生器的幅度和电压有关。
你好,朋友函数信号发生器整幅和信号电压不是一回事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XFG信号发生器左右两根线输出的是反相信号。所以您把信号发生器设置为10Vp幅度,从左右两根线输出的就是20Vp幅度,万用表显示有效值正是20Vp幅度的有效值1142V。把XFG信号发生器的左端+接的那根线改接到中间的地线,引出10Vp幅度电压,万用表就显示有效值071V了。
电路输入端正端接信号发生器+,负端接信号发生器接地端(+和-之间的那个端),你得到的电压就是这个幅度。而如果你正端接+而负端接-,你得到的幅值就会是你设定值的2倍。也就是说,信号发生器实际上是按照你设定的值输出了相对于地一正一负两路信号,两路信号幅值相等但极性(或者说相位)恰好反相。
电压输出,指信号发生器输出为高阻方式,提高信号电压幅度,但输出电流很小,只适用于高输入阻抗设备连接使用。而功率输出方式,即输出信号经功率放大级处理,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增强了电流负载能力,低输入阻抗设备也可以使用这个信号源。
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应该是多少?
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肯定要小于电路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Uom=(VCC-Id*RC//RL)/√2。因为空载电压或负载小的时候,管子的饱和电压低,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要高些,负载大饱和压降大,输出幅度就小了。
工作点设置不合理情况下随着输入信号幅度增大,会出现正或负半周削波失真。工作点设置合理时才能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可达Uommax=Ucc/(2+Rc/RL),对附图,Uommax=12V/(2+1/1)=4V。
图示基本共射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摆幅为 Uommax=Ucc/(2+Rc/RL)RL越小,Uommax就越小,输出自然就越容易失真。例如,对图示Rc=RL情况 Uommax=12V/(2+1/1)=4V 输出在4V以内,就不会有削顶失真。如果RL=0.5Rc,则 Uommax=12V/(2+1/0.5)=3V 输出只要超过3V,就会有削顶失真。
根据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特性,最大不失真电压Uom(峰值)与414的比值等于Uom。即,Uom(峰值)/414=Uom。计算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等于电源电压减去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即:Uom=Vcc-UCES。
理论上最大不失真正弦电压的峰峰值接近电源电压,峰峰值除以2根号2就是有效值。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值是如何求出的?
当饱和大于截止,则小的那个点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
根据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特性,最大不失真电压Uom(峰值)与414的比值等于Uom。即,Uom(峰值)/414=Uom。计算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等于电源电压减去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即:Uom=Vcc-UCES。
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肯定要小于电路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Uom=(VCC-Id*RC//RL)/√2。因为空载电压或负载小的时候,管子的饱和电压低,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要高些,负载大饱和压降大,输出幅度就小了。
如果有交流负载,则是求(UCEQ-UCES)与(ICQ // (RC // RL)中,比较小的那个值。 是静态工作点到三极管饱和或截止的电压差,当工作点选在饱和和截止的正中间,则电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当饱和大于截止,则小的那个点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
输出幅值是静态工作点到三极管饱和或截止的电压差。根据输出幅值信息得知,输出幅值是静态工作点到三极管饱和或截止的电压差,当工作点选在饱和和截止的正中间,则电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当饱和大于截止,则小的那个点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易知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为:(Uceq-Uces)和Icq(Rc//Rl)的小值【参考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版)第二章图解法P74】。观察可知小值为Icq(Rc//Rl),所以此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为Icq(Rc//Rl),即最大不失真输出电流为I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