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工频过电压(电力系统产生工频过电压的主要原因)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开断高压电动机不会引起工频过电压
产生工频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引起的正序、负序和零序电压分量作用,系统突然甩负荷使发电机加速旋转等。过电压分外部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外部过电压又称雷电过电压。而内部过电压是电力系统内部运行方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过电压,分为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不是。真空断路器的操作过电压主要有截流过电压、重燃高频过电压、重击穿过电压、弹跳过电压等。开断高压电动机不是甩负荷,操作过电压真空断路器开断高压电动机,也是开断感性负荷。截流过电压和重燃过电压一般在开合感性负荷时产生,重击穿过电压和弹跳过电压一般在开合容性负荷时产生。
当出现两相非同时重燃(A相电容过电压为-87Um、C相电容过电压为5Um)、两相同时重燃(A相电容过电压为1Um、C相电容过电压为73Um)等情况,更为复杂。
一般厂矿使用的供用电开关中,真空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就非常强,但是开断时所引起的过电压依然能造成高压绝缘电动机的绝缘击穿、回路设备出现故障,甚至断路器被损坏、高压开关柜烧毁等事故的发生。产生过电压的种类有:截流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三相同时开断过电压。
开断瞬间工频恢复电压U0(也称为耐压值)是指设备在断电后,再次接通电源时瞬间出现的最大允许电压。在电力系统中,设备经常会经历电网故障或运行干扰等情况,这些故障可能导致设备发生瞬间的过电压。因此,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设定开断瞬间工频恢复电压U0。
断开电感性负载的电流时都会产生过电压。设负载的电感是L,流过的电流是i,当电感电流发生变化时,L会产生感应电动势e,试图阻止电流的变化,e=Ldi/dt。当关断电感性负载时将强制其电流为0,在极短的时间内电流变化为0,即di/dt很大,产生很大的感应电动势,结果在负载上产生过电压。
过电压基本介绍
1、过电压是指工频下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的长时间电压变动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通常与负荷的投切有关,例如切断某一大容量负荷或向电容器组增能(无功补偿过剩导致的过电压)。
2、overvoltage过电压是指工频下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的长时间电压变动现象;过电压的出现通常是负荷投切的结果,例如:切断某一大容量负荷或向电容器组增能(无功补偿过剩导致的过电压)。
3、通常把作用于电力设备而幅值超过其最高工作电压的电压统称为过电压。过电压按产生机理分为外部过电压(又叫大气过电压或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外部过电压又分为直接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类;内部过电压又分为操作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三类。
4、过电压介绍:过电压是指工频下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的长时间电压变动现象。过电压的出现通常是负荷投切的瞬间的结果。正常使用时在感性或容性负载接通或断开情况下发生。主要分类:外过电压又称雷电过电压、大气过电压。由大气中的雷云对地面放电而引起的。
5、内部过电压分为操作过电压和暂时过电压两大类,其中在故障或操作时瞬间发生的称为操作过电压,其持续时间一般在几十毫秒之内;在暂态过渡过程结束以后出现的,持续时间大于0.1秒甚至数小时的持续性过电压称为暂时过电压。暂时过电压又可以分为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什么是工频过电压?
1、工频过电压:电力系统在正常或故障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幅值超过最大工作电压、频率为工频或接近于工频的电压升高。工频:指工业上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在我国,工用、民用的都是50Hz 。
2、工频过电压就是频率为50Hz的过电压,区别于谐振、操作、雷电过电压。工频过电压的形成,主要是以下原因: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不对称短路引起的非故障相电压升高;甩负荷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3、工频是指我们常用电。也就是工业用电的频率50赫芝就是工频。过电压,就是电压超过供电允许的最高限制电压。
4、工频过电压指系统中由线路空载、不对称接地故障和甩负荷引起的的频率等于工频(50 Hz)或接近工频的高于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的过电压。系统中在操作或接地故障时发生的频率等于工频(50 Hz)或接近工频的高于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的过电压。
5、工频过电压:由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及电网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3 操作过电压:由电网内开关操作引起,特点是具有随机性,但最不利情况下过电压倍数较高。
电力系统工频过电压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有哪些?
1、抑制电力系统过电压的措施有:(1) 提高开关动作的同期性:由于许多谐振过电压是在非全相运行条件下引起的,因此提高开关动作的同期性,防止非全相运行,可以有效防止谐振过电压的发生。(2) 在并联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用这个措施可以阻断非全相运行时工频电压传递及串联谐振。
2、电网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过电压,其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线路合闸和重合闸、空载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分闸、线路非对称故障分闸和振荡解列、以及空载线路分闸。这些过电压对设备绝缘构成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线路合闸和重合闸过电压,应优先采用配备合闸电阻的断路器,这能有效限制过电压。
3、提高开关动作的同期性。由于许多谐振过电压是在非全相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提高三相开关动作的同期性,防止非全相运行,可有效防止谐振过电压。(2)在并联电抗中性点加小电抗。这个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非全相运行时工频电压传递及串联谐振。(3)破坏发电机产生自励磁的条件,防止参数过电压产生。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主要分类
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1 大气过电压:由直击雷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冲击性强,与雷击活动强度有直接关系,与设备电压等级无关。因此,220KV以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大气过电压决定。
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这个系统内部过电压有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大气过电压:由直击雷或雷电感应突然加到电力系统中,使电气设备所承受的电压远远超过额定值。工频过电压:系统中在操作或接地故障时发生的频率等于工频(50Hz)或接近工频的高于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的过电压。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为:外部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包含:工频电压升高、谐振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
工频过电压是交流电压吗?
错。工频下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的长时间电压变动现象为过电压。过电压的出现通常为负荷投切的瞬间的结果。正常使用时在感性或容性负载接通或断开情况下发生。电力系统中电路状态和电磁状态的突然变化是产生过电压的根本原因。
过电压是指工频下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的长时间电压变动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通常与负荷的投切有关,例如切断某一大容量负荷或向电容器组增能(无功补偿过剩导致的过电压)。
过电压,就是电压超过供电允许的最高限制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