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跟随器adc(电压跟随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本文目录一览:
- 1、请教高手分析下此电路的作用,ADC是输入,ADC_IN是输出,详细点原理_百度...
- 2、AD之前的电压跟随器可以不用吗?
- 3、电压跟随器输入端为什么要加个电阻接地
- 4、新人求助,电阻分压网络后接电压跟随器,输入端失真
请教高手分析下此电路的作用,ADC是输入,ADC_IN是输出,详细点原理_百度...
1、数据手册上给出的典型连接方式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加入了一个放大电路 那么我觉得应该是将IN-接地,IN+接OUT。您可以仿真试一下这样能否正常工作。如果可以那就是对的。
2、stm32 ADC的通道与引脚是对应关系如下:通道0对应PA0,通道1对应PA1,通道2对应PA2,通道3对应PA3,以此类推。PA0这个脚,default选项中有 ADC123_IN0,这个表示PA0做ADC采集引脚时,可以使用ADC3模块的通道0。同样,PA1的ADC123_IN1,表示PA1可以做ADC3模块的通道1。
3、MP4是一套用于音频、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标准MP4是一套用于音频、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下属的动态图像专家组制定,又叫做MPEG-4格式。MP4格式的主要用途在于网上流、光盘、语音发送以及电视广播。
4、实验一 用状态机实现ADC0809的采样控制电路 实验目的:学习用状态机对A/D转换器ADC0809的采样控制电路的实现。原理说明:ADC0809是CMOS的8位A/D转换器,片内有8路模拟开关,可控制8个模拟量中的一个进入转换器中。
5、开始-运行窗口,输入“regsvr32 actxprxy.dll”回车,接着会出现一个信息对话 框“DllRegisterServer in actxprxy.dll succeeded”,确定。再依次运行以下命令。(这个方法有人说没必要,但重新注册一下那些.dll对系统也没有坏处,反正多方下手,能解决问题就行。
AD之前的电压跟随器可以不用吗?
1、若两个影响都可以忽略,不必采用跟随器 存在一个影响,就需要用跟随器。
2、电压跟随器在AD转换芯片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作为信号缓冲。由于AD转换芯片对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阻抗有一定要求,电压跟随器可以有效地将输入信号进行缓冲,减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保证信号的完整性。隔离强弱电路 电压跟随器还具备隔离强弱电路的功能。
3、现在的ADC输入阻抗都做得很高了,高输入阻抗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减少对前级模拟输出信号的影响。通常不需要在信号源与ADC之间再增加电压跟随器。增加跟随器至少有两个弊端:1,被测模拟信号被衰减,导致测量误差。消除这一误差使你需要做更多的工作。2,导致电路结构复杂,可靠性降低。
电压跟随器输入端为什么要加个电阻接地
1、电压跟随器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电阻接地起着安全防护、屏蔽等作用。接地网有大有小,有的非常复杂庞大,也有的只由一个接地极构成,这是根据需要来设计的。
2、或是因为前端同相输入的有效动作信号是低地平,如果是用开关输入时,当无低电平接入时,同相输入端则悬空了,则输入端不稳,因此接入上拉电阻,置其为高电平?因为你没有给具体电路,只能这样估计啦。
3、个人觉得应该是阻抗匹配作用。因为同相输入端是由 R4R36 与电容 C41 并联而成,那么在反相输入端最好也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阻抗。
4、我觉得楼上说的不一定正确。这个电路应该是个电压跟随器,一般接电压跟随器的目的都是提高驱动能力,而后面又加了一个10k的电阻接地,我认为是想给运放制造一个假负载的工作状态,使输出不至于悬空,有个参考电位,对抵抗一些噪声干扰会有很好的作用,并且有助于降低“负载的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新人求助,电阻分压网络后接电压跟随器,输入端失真
问题1:0~20可用电阻网络分压至0~5,然后接一级电压跟随器做缓冲接入ADC.如果精度不要求非常高也可直接接转换IC,就不需要电压跟随器了,也就不用运放了。问题2:在单片机这边设置好需要的波特率,数据格式即可。上位机根据LABIEW模块自行设置即可,具体的参考LABIEW资料。